從成功企業家到國學大鼎 從成功企業家到國學大鼎
——訪同美集團前董事長 康殿英 ——訪同美集團前董事長 康殿英
《中華文人》封面人物
康殿英 來到保定市朝陽北大街899號河北同美建筑集團公司的辦公大樓,同時也就來到了中華文人書畫藝術研究院的辦公地點。研究院的創辦人,是同美建筑集團前董事長康殿英。
走進康院長的辦公室,他的辦公桌上正擺放著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《保定文化經典叢書四卷》,包括《保定游記》、《醉美保定百詠圖》、 《保定名勝景點賦》、《國學新篇千字文》。
2015年出版的《保定文化
經典叢書四卷》 這套《叢書》,是康殿英院長從2010年開始歷時五年精心編纂的又一巨作。對歷史文化并無研究的我,盡管是初覽,一種對保定歷史文化的崇敬之感油然而生。
作為成功的企業家,康殿英走向成功的過程,伴隨了他對現代企業管理科學的探索。90年代,還是在任華康建安有限公司(同美建筑集團前身)總經理的時候,他曾結合企業管理的實踐體會,編輯出版了《科學管理與領導藝術》一書。
康殿英書科學的管理理念,奠定了公司穩步發展的文化基礎。在充滿競爭的房地產市場中,他帶領公司一步一個腳印,公司實力逐年增強。到他卸任同美建筑集團董事長時,一個以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為指導的員工團隊已經形成。
作為個人最富魅力的,恐怕要當屬康殿英院長的書法了。
康殿英從幼年開始,遍習了柳、顏、歐、趙、褚多家名帖,并達到了寫誰象誰、非常到位的地步。但康會長被書法界譽為名家,還有他另一番堅持不懈的努力。在一個長時間的磨練過程中,他專從這位古人那里學一橫,從那位古人那里取一豎,從這位古人那里取個鉤,從那位古人那里取個撇、取個捺,都取他認為最好看、最經看、最成功的筆劃,最終形成了一個非柳非顏、非歐非趙、非王非褚,一個真正屬于康殿英自己的體!
康殿英書 為了傳承與弘揚中華文化,康殿英沒有單槍匹馬。繼創辦“中華文人書畫藝術研究院”之后,“中華文人藝術家協會”、“保定國學學會”、“保定文化促進會”也在他的倡導和組織下相繼成立,會員遍及全國34省。康殿英通過協會和學會運作,先后組織策劃并主辦了《中華文人書法繪畫展》、《和諧頌》、《儒釋道文化與和諧社會》、首建《祖沖之紀念碑廊》、《中山文博園碑》、首建《唐堯帝碑林》、《中法文化論壇》、《中韓文化創意論壇》等八屆全國或國際大型文化藝術活動,都取得了巨大成功,引起了國內外文化藝術界的高度關注。
談到這次編輯出版《保定文化經典叢書四卷》的動因,康院長這樣表述他的心跡:“2010年2月21日,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披露,由中國選送的古籍經典《詩經》在法國萊比錫‘世界最美的書’評選中一舉奪魁。《詩經》是兩千多年前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,是中國人心中的文化瑰寶。問題是,我們拿出兩千年前的東西在世界上獲獎,說明了什么呢?面對這樣的獲獎,我們固然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持久生命力高興。然而,我們還應該歉疚,應該憂慮!
康殿英著書《國學名篇帖學字典》(部分)再過兩千年,我們還拿《詩經》再去獲四千年后的獎嗎?我們這代人拿什么留給我們的后輩?我們即便拿不出《詩經》這樣的優秀作品,但總不能給這個時代的文化只留一片空白地吧。”
康院長說:“這次出版的《叢書四卷》,書的內外在質量如何,社會評價如何,就讓社會和未來去說吧。我為保定文化建設做了點創意創新的貢獻,這也是我為維系歷史文化名城做了點實事,盡到了我一份社會責任,我感到欣慰。”
其實,康殿英的作品已經碩果累累,并在行家看來無不堪為經典。他書寫的以中華國學為內容的創新作品已達百卷、千幅、幾百萬字。已經出版的如:康殿英文庫書法集《國學名篇帖學字典》書法系列叢書,上下兩部,各33卷。康殿英以四體書法書寫賦文的系列叢書《保定(縣市)賦》,等等。他書寫的《千字文楷書長卷》(黃帝頌、堯帝頌、老子頌、孔子頌、留法勤工儉學頌、祖沖之頌、關漢卿頌、毛澤東頌、中國頌、保定頌),被譽為國學文化領域的新篇。
創作中的康殿英他工筆書寫的國內唯一的集道、儒、釋經典和毛澤東詩詞精品于一套四卷大型楷體叢書《中華文人名家手跡珍藏》,創造性地把毛澤東詩詞經典與中華國學道儒釋文化并列齊肩。該書由賀敬之題寫書名,文物出版社出版。歐陽中石先生高度評價康殿英的書法作品:“看得出此作者是個久經修煉之人,現在象這樣用心于書道的人不多見,理應大力支持。”國學大師劉夢溪更是激動感慨:“又見到古代書法了!" 原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先生則題贊康殿英為“中華傳統文化的守衛者”。
在康殿英走過的人生的路上,人們可以清晰看到他從成功企業家到國學大鼎的一串堅實的足跡。■
(編輯:文良)